第二十四章 位极人臣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才会开市,置办往东都的行装小说亦须一个时辰,如果在张府得不到讯息,那她便将在此白耗工夫。
而且张翊均下落不明,王氏觉得,耽搁时间越久,情形便越凶险。颍王不敢将此事交予府中仆役婢女,而交予自己的原由,恰恰在此。
王氏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……
正当王氏准备谢过仆役时,那仆役却终于像是从回笼觉的迷糊中清醒过来,像刚想起来道:“对了!近几日府里来了个举子,前几日小郎君回来后,两人经常同出同归,不知他清不清楚……”
“举子?”
“正是,叫李商隐……”仆役点点头,“娘子稍候片刻,在下叫他过来……”
王氏在记忆中细细搜寻了片刻,确实忆起颍王在送自己出府前有提到此人,似是在协助张翊均查案,倘若属实,此人必然会知道些张翊均的去向,便又驻足等了会儿。
少顷,借着半开的府门远远望去,方才的年轻仆役正领着一身穿靛蓝圆领袍的年轻人,穿过二门,朝这边赶过来。
这年轻人脸上稚气未脱,眉眼青涩,年岁看起来只略约十七上下,倒让王氏有些惊讶,这举子竟这般年轻。
他就是李商隐?王氏心疑道。那仆役把人带到后,便分别向王氏和李商隐各施一礼退了下去。
李商隐似乎方才在作文,王氏注意到他的袖口有两处新沾的墨迹。
不及王氏开口,这举子却先滔滔不绝地自我介绍了一通,什么皇唐宗室、学遍古今、师从名家之类,说话文绉绉的,此刻让王氏听来很是心烦,这人真的在帮张翊均查案吗?
“敢问小娘子来寻商隐所为何事?”
王氏收敛心神,眼下毫无线索,既然此人大王提起过,却也只得死马当活马医了,便轻启朱唇,低声道:“奴自颍王府来,为替殿下寻张翊均所在,恳请足下鼎力相助……”
李商隐听了,登时神色一惊,却不知是惊异于王氏来自颍王府的事实,还是张翊均的行踪已失,竟嗫嚅半晌才问道:“翊……翊均兄未往十六宅去?”
“足下竟也不知吗?”虽说王氏本未抱很大希望,但真的听李商隐这样问,心里已凉了半截。
“商、商隐昨夜记得翊均兄早早歇息了,”李商隐有些手足无措地道:“今晨寅初商隐起身梳洗,亦未见翊均兄,想是往十六宅去了,便练笔作文直至方才……”
王氏两眼一眯,细忖俄顷,张翊均来长安想来不过三四日,听殿下说起,似乎眼前这举子始终相伴左右,便问道:“张翊均近日可曾与足下往何处去?”
“那可多了……”李商隐掰着指头细数,“平康里、丹凤门、胡姬酒肆……”
“可有何处蹊跷?”王氏直接打断道。
“呃,且容商隐细想……”李商隐自幼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,不过也因此记忆甚是浩繁,“蹊跷倒不曾,不过商隐记得翊均兄在玄都观……”
王氏并不给他再喋喋不休的机会,果决道:“上车!”
巳初。
长安,万年县,昌乐坊,穆府。
宫中隔日一常参,昨日已朝,今日朝中百官只须巳正前往各自主事之所办公即可,例如六部诸官往中书省,尚书诸吏往尚书省。
穆府正堂内,与其余朝中四品官员屋宅陈设不同,穆府朴素得有些寒酸,时节入冬,正堂内甚至未生起炭火。穆庆臣正倚在松木几旁,手捧着书脊开线的《贞观政要》,读得出神,以至于有人轻叩门扉数次,他竟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第(2/3)页
才会开市,置办往东都的行装小说亦须一个时辰,如果在张府得不到讯息,那她便将在此白耗工夫。
而且张翊均下落不明,王氏觉得,耽搁时间越久,情形便越凶险。颍王不敢将此事交予府中仆役婢女,而交予自己的原由,恰恰在此。
王氏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……
正当王氏准备谢过仆役时,那仆役却终于像是从回笼觉的迷糊中清醒过来,像刚想起来道:“对了!近几日府里来了个举子,前几日小郎君回来后,两人经常同出同归,不知他清不清楚……”
“举子?”
“正是,叫李商隐……”仆役点点头,“娘子稍候片刻,在下叫他过来……”
王氏在记忆中细细搜寻了片刻,确实忆起颍王在送自己出府前有提到此人,似是在协助张翊均查案,倘若属实,此人必然会知道些张翊均的去向,便又驻足等了会儿。
少顷,借着半开的府门远远望去,方才的年轻仆役正领着一身穿靛蓝圆领袍的年轻人,穿过二门,朝这边赶过来。
这年轻人脸上稚气未脱,眉眼青涩,年岁看起来只略约十七上下,倒让王氏有些惊讶,这举子竟这般年轻。
他就是李商隐?王氏心疑道。那仆役把人带到后,便分别向王氏和李商隐各施一礼退了下去。
李商隐似乎方才在作文,王氏注意到他的袖口有两处新沾的墨迹。
不及王氏开口,这举子却先滔滔不绝地自我介绍了一通,什么皇唐宗室、学遍古今、师从名家之类,说话文绉绉的,此刻让王氏听来很是心烦,这人真的在帮张翊均查案吗?
“敢问小娘子来寻商隐所为何事?”
王氏收敛心神,眼下毫无线索,既然此人大王提起过,却也只得死马当活马医了,便轻启朱唇,低声道:“奴自颍王府来,为替殿下寻张翊均所在,恳请足下鼎力相助……”
李商隐听了,登时神色一惊,却不知是惊异于王氏来自颍王府的事实,还是张翊均的行踪已失,竟嗫嚅半晌才问道:“翊……翊均兄未往十六宅去?”
“足下竟也不知吗?”虽说王氏本未抱很大希望,但真的听李商隐这样问,心里已凉了半截。
“商、商隐昨夜记得翊均兄早早歇息了,”李商隐有些手足无措地道:“今晨寅初商隐起身梳洗,亦未见翊均兄,想是往十六宅去了,便练笔作文直至方才……”
王氏两眼一眯,细忖俄顷,张翊均来长安想来不过三四日,听殿下说起,似乎眼前这举子始终相伴左右,便问道:“张翊均近日可曾与足下往何处去?”
“那可多了……”李商隐掰着指头细数,“平康里、丹凤门、胡姬酒肆……”
“可有何处蹊跷?”王氏直接打断道。
“呃,且容商隐细想……”李商隐自幼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,不过也因此记忆甚是浩繁,“蹊跷倒不曾,不过商隐记得翊均兄在玄都观……”
王氏并不给他再喋喋不休的机会,果决道:“上车!”
巳初。
长安,万年县,昌乐坊,穆府。
宫中隔日一常参,昨日已朝,今日朝中百官只须巳正前往各自主事之所办公即可,例如六部诸官往中书省,尚书诸吏往尚书省。
穆府正堂内,与其余朝中四品官员屋宅陈设不同,穆府朴素得有些寒酸,时节入冬,正堂内甚至未生起炭火。穆庆臣正倚在松木几旁,手捧着书脊开线的《贞观政要》,读得出神,以至于有人轻叩门扉数次,他竟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