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9章:恒心【下】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光,他让君使西岭带给相室国君穷功的礼物,便是五十副羽民族人特制的短弓短箭,此物对于膂力过人的军士而言,用处非常大。
弓箭的制作工艺比一般的武器要复杂得多,这里的羽民大多数时候还在使用梭枪呢,有了弓箭当然也更方便狩猎。
普通村寨居民也会打造简单的弓箭,但一般都很粗糙且五花八门,制式并不统一,很不耐用,往往只适合狩猎,与军阵中所需的制式军械相差很远。但是山水城附近那支羽民族所打造的弓箭却不一样,加工的过程需要好几年,十分耐用很难损坏,更重要的,它们是一种制式武器。
那支羽民族遭遇重创之后,这种弓箭恐怕就要绝迹了。宝玉只知其弓脊以及箭杆的材料都是北荒高崖上特产的一种曲梨木,要经过多年才能制作成合格的弓箭,而在这个蛮荒村落里想打造出同样的东西几乎不可能,就算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,也不是这十天就能教会这些族人的。
但宝玉还是按照少务的要求,在这支羽民的居住地附近找到了一种木材,与曲梨木的材质很接近,并将打造这种弓箭的方法告诉了飞郎。这里的羽民也可以尝试去制作,就算比不上宝玉曾使用的弓箭,但也是一种不错的制式武器了。
少务不仅请教了这种弓箭的制作之法,并询问若不完全按照原来的要求打造,是否也可以制造出一批替代之物?言下之意他想回到巴室国中去试制,当然是吩咐工正大人去督办。宝玉该说的都说了,就看少务自己怎么准备了。
假如少务将来想打造一支羽民军阵,这样的军阵虽然会飞、在作战时能起到奇效,但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。因为羽民毕竟不是飞禽,他们只是长了翅膀的人,不可能长时间、长距离的飞翔,战斗中也不能随身携带太重的东西,万一有所损失,兵员也不可能得到及时的补充。
所以这种军阵只能用在特殊的关键场合,并配备特制的军械,还需要其他的军阵与之配合,才能发挥最大的用处。
告辞之时,飞郎亲自将众人送出南荒。因为少务说要再派人来给羽民族人送东西,所以必须要找一条常人能走的路。这里的羽民族人自己出没的路径,当然不适合平常人行走,而这一带山中很多地方有疠瘴弥漫,想找出一条普通的路并不容易。
幸亏飞郎会飞,且十分熟悉这一带的情况,根据平日观察的地形,好不容易指出了一条路径,虽然仍很艰险,但对于有功夫在身的人还是勉强能穿过的。少务离去时也在沿途留下了记号,以便后来人能找到这条路。
一直走到南荒之外,远远地看见人烟村寨、飞郎这才止住脚步道:“长龄先生、诸位师兄,此地蛮荒疠瘴丛生,除了我们羽民族人,外人很难穿行。今天找出了一条道路,但仍很艰险,最好不要在盛夏穿行,将来若有什么事需要我的族人相助,无论是你们亲自来还是派人来,只要提到诸位的名字,羽民族人定会全力相助!”
得到了飞郎这样的承诺,便是少务此番南荒之行最大的收获。
辞别飞郎继续前行,沿途经过了不少人烟村寨,众人没有再停留,就连夜间也一直在赶路,直至进入帛室国南境的城郭野由城。他们在野由城中休息了一夜,次日在集市上买了一辆轻便的马车,套着两匹马后面又栓了两匹备用的马,快马轻车北行而去。
宝玉在帛室国中的见闻,与巴原别处并无什么不同。他已走过相室、巴室、郑室各国,巴室国相对而言人烟更为稠密、民众生活也更为富足,这一方面是因为后廪四十年来治国有方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巴室国占据了巴原中央土地最为肥沃的平原地带。
但除此之外,宝玉并没有看出各国之间有什么太大的差异,走在帛室国中与走在郑室国中,所见所闻几乎没什么不同。无论是人们的语言、衣着、各种传统习俗与生活习惯,都没什么差别。他们本就是同根同种、拥有共同的祖先与文明传承,大多是盐兆的部族后人。
这种传承不仅是血缘上的关系。也是渗透在精神中、生活中一切习惯与传统纽带联系。当年巴原只是因为宗室之争分裂为五国,也难怪如今的五国宗室皆有一统巴原之心,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。他们本就是一体的。
这里的民众首先是巴原人或巴国人,然后才能谈得上是郑室国人或帛室国人。
进入帛室国后的这一路。几人尽量没有在途中停留,就算沿途遇到城廓,也大多于城外绕行,实在不得已才会穿城而过、接受关卡盘查。在这个年代,流动人口并不多,除了一些商队,便是短途投亲访友的居民。平日没事会到处乱跑的,恐怕只有各宗门行游的修士了。
城廓的关卡会盘问过路人的身份来历、因何事外出。并对商队征收货税。宝玉等人坐的是一辆带蓬的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第(2/3)页
光,他让君使西岭带给相室国君穷功的礼物,便是五十副羽民族人特制的短弓短箭,此物对于膂力过人的军士而言,用处非常大。
弓箭的制作工艺比一般的武器要复杂得多,这里的羽民大多数时候还在使用梭枪呢,有了弓箭当然也更方便狩猎。
普通村寨居民也会打造简单的弓箭,但一般都很粗糙且五花八门,制式并不统一,很不耐用,往往只适合狩猎,与军阵中所需的制式军械相差很远。但是山水城附近那支羽民族所打造的弓箭却不一样,加工的过程需要好几年,十分耐用很难损坏,更重要的,它们是一种制式武器。
那支羽民族遭遇重创之后,这种弓箭恐怕就要绝迹了。宝玉只知其弓脊以及箭杆的材料都是北荒高崖上特产的一种曲梨木,要经过多年才能制作成合格的弓箭,而在这个蛮荒村落里想打造出同样的东西几乎不可能,就算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,也不是这十天就能教会这些族人的。
但宝玉还是按照少务的要求,在这支羽民的居住地附近找到了一种木材,与曲梨木的材质很接近,并将打造这种弓箭的方法告诉了飞郎。这里的羽民也可以尝试去制作,就算比不上宝玉曾使用的弓箭,但也是一种不错的制式武器了。
少务不仅请教了这种弓箭的制作之法,并询问若不完全按照原来的要求打造,是否也可以制造出一批替代之物?言下之意他想回到巴室国中去试制,当然是吩咐工正大人去督办。宝玉该说的都说了,就看少务自己怎么准备了。
假如少务将来想打造一支羽民军阵,这样的军阵虽然会飞、在作战时能起到奇效,但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。因为羽民毕竟不是飞禽,他们只是长了翅膀的人,不可能长时间、长距离的飞翔,战斗中也不能随身携带太重的东西,万一有所损失,兵员也不可能得到及时的补充。
所以这种军阵只能用在特殊的关键场合,并配备特制的军械,还需要其他的军阵与之配合,才能发挥最大的用处。
告辞之时,飞郎亲自将众人送出南荒。因为少务说要再派人来给羽民族人送东西,所以必须要找一条常人能走的路。这里的羽民族人自己出没的路径,当然不适合平常人行走,而这一带山中很多地方有疠瘴弥漫,想找出一条普通的路并不容易。
幸亏飞郎会飞,且十分熟悉这一带的情况,根据平日观察的地形,好不容易指出了一条路径,虽然仍很艰险,但对于有功夫在身的人还是勉强能穿过的。少务离去时也在沿途留下了记号,以便后来人能找到这条路。
一直走到南荒之外,远远地看见人烟村寨、飞郎这才止住脚步道:“长龄先生、诸位师兄,此地蛮荒疠瘴丛生,除了我们羽民族人,外人很难穿行。今天找出了一条道路,但仍很艰险,最好不要在盛夏穿行,将来若有什么事需要我的族人相助,无论是你们亲自来还是派人来,只要提到诸位的名字,羽民族人定会全力相助!”
得到了飞郎这样的承诺,便是少务此番南荒之行最大的收获。
辞别飞郎继续前行,沿途经过了不少人烟村寨,众人没有再停留,就连夜间也一直在赶路,直至进入帛室国南境的城郭野由城。他们在野由城中休息了一夜,次日在集市上买了一辆轻便的马车,套着两匹马后面又栓了两匹备用的马,快马轻车北行而去。
宝玉在帛室国中的见闻,与巴原别处并无什么不同。他已走过相室、巴室、郑室各国,巴室国相对而言人烟更为稠密、民众生活也更为富足,这一方面是因为后廪四十年来治国有方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巴室国占据了巴原中央土地最为肥沃的平原地带。
但除此之外,宝玉并没有看出各国之间有什么太大的差异,走在帛室国中与走在郑室国中,所见所闻几乎没什么不同。无论是人们的语言、衣着、各种传统习俗与生活习惯,都没什么差别。他们本就是同根同种、拥有共同的祖先与文明传承,大多是盐兆的部族后人。
这种传承不仅是血缘上的关系。也是渗透在精神中、生活中一切习惯与传统纽带联系。当年巴原只是因为宗室之争分裂为五国,也难怪如今的五国宗室皆有一统巴原之心,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。他们本就是一体的。
这里的民众首先是巴原人或巴国人,然后才能谈得上是郑室国人或帛室国人。
进入帛室国后的这一路。几人尽量没有在途中停留,就算沿途遇到城廓,也大多于城外绕行,实在不得已才会穿城而过、接受关卡盘查。在这个年代,流动人口并不多,除了一些商队,便是短途投亲访友的居民。平日没事会到处乱跑的,恐怕只有各宗门行游的修士了。
城廓的关卡会盘问过路人的身份来历、因何事外出。并对商队征收货税。宝玉等人坐的是一辆带蓬的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