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跑不跑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所以然来。
于此事,柳奕只能一概装傻充愣。
一家三口合计之后,觉得近期还是暂且少进空间为妙,就算进去,也尽量少待些时辰。
他们一家,每日可以朝海螺里自由存取物件的次数都增加了,数量也没有明确的限制,不过没人试验过最高的上限。
各种物资都储存在空间的中心区域,距离“地震”的方位还比较遥远,存粮和其他食品也已足够他们一家人消耗。
现今又不用每天进去种地,这“储藏室”用起来十分方便,恁就没必要非得进入空间里冒险了。
“看它甚时候才安稳下来罢!”柳全道。
芳娘也附和着点点头。
他们在“试验田”里种的那些花花草草、瓜瓜菜菜,不用过多浇水施肥,轻易也不必担心。
就是柳奕放养的那一大堆鸡鹅成了问题。
对于空间里的间歇性地震,成群的鸡鹅皆吓得不轻,最近连精神状态都不太好了,甚至影响了食欲。
全部处理掉,短期内不太可能,杀鸡拔毛不得费工夫么。
用了两年多时间,好容易从那么几只鸡养成一大群,缩小些规模可以,没长成的鸡雏还得继续养下去。
何况,她还有一批蚕尚未结茧,又有一批“特种蚕”正在孵化。
收茧的事情容易处理,但“金蚕”与纫丝蚕种的孵化时间都特别长,数量本就不多,柳奕不想轻易终止。
思来想去,她准备每天通过“意念”不时监控养鸡场的情况,顺便看看她的蚕种,等晚间爷娘睡熟之后再抽空进去照管一下。
“大姊,恁家阿娘可在家耶?”柳奕正在后院啃着蜜甜的小甘瓜,谢家六婶忽从院外招呼她。
“不在。”柳奕两口啃完瓜瓤,扔掉瓜皮,顺手擦了擦嘴。
“恁往那处去耶?”微胖的谢婶笑得热络,显得既亲切又和蔼。
“恐在椿家,或在娄家……俺却不知。”
柳奕心知她来家做甚,只是一问三不知地敷衍。
谢婶笑呵呵说了一时废话,便回身下山去了。
柳家原有不少现成的丝绢,都为她们母女俩日常积累。
和柳奕每天都要绩麻捻线一样,芳娘也每天都会抽空纺织一会儿。
自打穿越过来学会了纺织开始,她们娘儿俩,从来也没间断过各自的工作。
有事没事,手都不能闲着,这是作为一个合格农妇的“基本素养”。
今年夏收的桑蚕税,她们也不用再赶工,从空间里直接拿出丝绵来就可应付,轮到使用织机的时候,样子却还是要做做的。
谢家六婶等两户,已在去年成为蚕社的“外围成员”。
他们两户同蚕社一起纺织,一起购买蚕种、一起销售蚕茧,却不愿意出钱入股织机等投入。
按照蚕社的计划,今年买了牛之后,如果情况不错,他们准备明年再添置一部织机。
对于谢家的打算,其余各家都心知肚明,所以轮到使用织机的时候,柳家即使白占着时间,也不会轻易“借用”。
照柳全意思,明年,渠郎就要开始缴纳丝绢的税赋,也可以拉他“入伙”,到时候凑份子的粮食他们家可以先帮忙垫付。
等到往后他家真个要搬走时,就提前把恁五亩桑田都想法子转给路渠,也算全了情意。
又过去数日,柳家在外饲养的蚕茧全部收完。
今年春夏,她们一共养成了“五纸蚕”。
名义上是两批,实则有三批。
——柳奕在购买的五纸蚕种中加入了一部分自家的蚕种,一共收得新鲜蚕茧三百斤,基本实现了年初的计划。
这一次的雹灾让粮价增长不少,茧价却在夏收之后又跌了一到两成。
前段时间,官方意欲调整粮食价格,不知在哪个环节出了差错,竟有点越调越高的感觉。
柳奕自认不是做官的材料,也有点想不通:农家已无米下锅,官方既然调派了粮食来,为何不直接放粮赈灾,却只是平衡区域粮价?
难道还能指望家无余粮的小农户,拿得出钱来买“商品粮”吗?
实际上,收到这消息之前,莫酉乡附近大部分乡里刚刚麦收,一斗麦还可换得八升粟。
结果,经过官方粮仓的一番调整,想来一顿操作猛如虎——将近一周之后,一斗麦就只能换得七升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第(2/3)页
所以然来。
于此事,柳奕只能一概装傻充愣。
一家三口合计之后,觉得近期还是暂且少进空间为妙,就算进去,也尽量少待些时辰。
他们一家,每日可以朝海螺里自由存取物件的次数都增加了,数量也没有明确的限制,不过没人试验过最高的上限。
各种物资都储存在空间的中心区域,距离“地震”的方位还比较遥远,存粮和其他食品也已足够他们一家人消耗。
现今又不用每天进去种地,这“储藏室”用起来十分方便,恁就没必要非得进入空间里冒险了。
“看它甚时候才安稳下来罢!”柳全道。
芳娘也附和着点点头。
他们在“试验田”里种的那些花花草草、瓜瓜菜菜,不用过多浇水施肥,轻易也不必担心。
就是柳奕放养的那一大堆鸡鹅成了问题。
对于空间里的间歇性地震,成群的鸡鹅皆吓得不轻,最近连精神状态都不太好了,甚至影响了食欲。
全部处理掉,短期内不太可能,杀鸡拔毛不得费工夫么。
用了两年多时间,好容易从那么几只鸡养成一大群,缩小些规模可以,没长成的鸡雏还得继续养下去。
何况,她还有一批蚕尚未结茧,又有一批“特种蚕”正在孵化。
收茧的事情容易处理,但“金蚕”与纫丝蚕种的孵化时间都特别长,数量本就不多,柳奕不想轻易终止。
思来想去,她准备每天通过“意念”不时监控养鸡场的情况,顺便看看她的蚕种,等晚间爷娘睡熟之后再抽空进去照管一下。
“大姊,恁家阿娘可在家耶?”柳奕正在后院啃着蜜甜的小甘瓜,谢家六婶忽从院外招呼她。
“不在。”柳奕两口啃完瓜瓤,扔掉瓜皮,顺手擦了擦嘴。
“恁往那处去耶?”微胖的谢婶笑得热络,显得既亲切又和蔼。
“恐在椿家,或在娄家……俺却不知。”
柳奕心知她来家做甚,只是一问三不知地敷衍。
谢婶笑呵呵说了一时废话,便回身下山去了。
柳家原有不少现成的丝绢,都为她们母女俩日常积累。
和柳奕每天都要绩麻捻线一样,芳娘也每天都会抽空纺织一会儿。
自打穿越过来学会了纺织开始,她们娘儿俩,从来也没间断过各自的工作。
有事没事,手都不能闲着,这是作为一个合格农妇的“基本素养”。
今年夏收的桑蚕税,她们也不用再赶工,从空间里直接拿出丝绵来就可应付,轮到使用织机的时候,样子却还是要做做的。
谢家六婶等两户,已在去年成为蚕社的“外围成员”。
他们两户同蚕社一起纺织,一起购买蚕种、一起销售蚕茧,却不愿意出钱入股织机等投入。
按照蚕社的计划,今年买了牛之后,如果情况不错,他们准备明年再添置一部织机。
对于谢家的打算,其余各家都心知肚明,所以轮到使用织机的时候,柳家即使白占着时间,也不会轻易“借用”。
照柳全意思,明年,渠郎就要开始缴纳丝绢的税赋,也可以拉他“入伙”,到时候凑份子的粮食他们家可以先帮忙垫付。
等到往后他家真个要搬走时,就提前把恁五亩桑田都想法子转给路渠,也算全了情意。
又过去数日,柳家在外饲养的蚕茧全部收完。
今年春夏,她们一共养成了“五纸蚕”。
名义上是两批,实则有三批。
——柳奕在购买的五纸蚕种中加入了一部分自家的蚕种,一共收得新鲜蚕茧三百斤,基本实现了年初的计划。
这一次的雹灾让粮价增长不少,茧价却在夏收之后又跌了一到两成。
前段时间,官方意欲调整粮食价格,不知在哪个环节出了差错,竟有点越调越高的感觉。
柳奕自认不是做官的材料,也有点想不通:农家已无米下锅,官方既然调派了粮食来,为何不直接放粮赈灾,却只是平衡区域粮价?
难道还能指望家无余粮的小农户,拿得出钱来买“商品粮”吗?
实际上,收到这消息之前,莫酉乡附近大部分乡里刚刚麦收,一斗麦还可换得八升粟。
结果,经过官方粮仓的一番调整,想来一顿操作猛如虎——将近一周之后,一斗麦就只能换得七升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