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二章 苍天饶过谁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府承包于他,朕希望你们能够知耻而后勇,堂堂正正从郭淡手中赢回面子来。你们回去好好反省吧。”
言罢,他便起身离开了。
群臣在恭送万岁的同时,是长出一口气。
这种情况在万历一朝,可真是第一回,出奇的没有人跟万历争辩,言官们都成哑巴了,虽然他们都反对万历的决定。
因为他们这回还真是服气了,他们还真没有料到郭淡会这么狠,简直就是丧心病狂,虽然他们都知道,郭淡不是接济,而是花钱雇佣当地百姓干活,但不管怎么说,郭淡到底拿出这么多钱来买粮食,没有依靠朝廷,完全凭借一己之力,挽救了卫辉府,而大部分大地主、士大夫都不曾掏出一粒米来。
他们是铁齿铜牙,但郭淡砸过来的可也是真金白银。
退出大殿的时候,大家也是非常沉默,什么交头接耳,窃窃私语,统统没有,就是静静的出得大殿。
因为张口就是丢人,没有别的。
虽然嘴上不说,但他们心里哪能不想。
不少大臣对郭淡是恨之入骨,因为郭淡这么做,无异于撕破了他们那虚伪的面具,满口仁义道德,但就是不愿出钱出力。
这一比较,伤害是暴增啊。
但同时也有些人,觉得该给与郭淡支持。
其中主要是以申时行为代表的内阁大臣,在这期间,内阁都是沉默的,他们还是有远见,有肚量的。
那牧场的成功,让他们觉得郭淡绝非是夸夸其谈之辈,是有些手段的。
他们觉得如果郭淡做到了,那当然是件好事,对国家对百姓都好,再多的赞美,也是应得的,但如果做不到,皇帝到时也无话可说。
只不过他们心里也没底,郭淡究竟能不能做到,而且,他们也不愿意贸然得罪天下读书人,故而一直保持沉默。
但如今的话,情况又不一样了,郭淡确实稳定住局面,同时万历又因此训斥了他们,并且句句说到点上,这个决定是你们都已经同意的,但是你们个个都阳奉阴违,不给予郭淡支持。
这面子是相互给的,他们要再不知趣的话,可能都不需要递上辞呈。
而且他们也愿意支持郭淡。
但如果直接上奏表彰郭淡,这就太难看了,到时读书人又会认为,你们跟太监有什么区别,没有文人的傲骨,你们要支持,一早就支持,不能等到万历发飙了,你们就屈服了,如今大明的读书人可都是以批评皇帝为荣。
所以,这得不露声色才行,即表示支持郭淡,又要做到其他人无法说三道四。
好在他们都是老司机,这可难不倒他们。
申时行他们回去之后,就以内阁名义拟写一道奏折,给万历递了上去,奏折的内容就是说,郭淡可以承包卫辉府,但是他怎么与周边官府打交道?
倒还别说,这一点郭淡和万历都没有想到,毕竟郭淡不能代表官府,他只是一个商人,如何与周边官府接洽,这还真是一个问题。
就连董平在那里都觉得非常尴尬,他都尽量少与郭淡见面,这个实在是很怪异,我是你上司的上司的上司的上司,但我却要听你的,这在以前可是没有发生过的。
而申时行他们的主意就是,让万历从司礼监调派一名小太监过去,专门负责此事。
万历立刻就批了,让张诚任命一名小太监前去卫辉府辅助郭淡。
这太监的伸缩性太强大了,他既可以听命于郭淡,又可以与官员平起平坐。同时,太监是依附皇帝的,是皇权的伸展,等于卫辉府行政权,军权都在皇帝手中,可真是一举三得。
这事虽小,但意义重大,因为这表明内阁决定支持郭淡。
不然的话,他们也不会上奏为郭淡考虑。
但是又不会引起读书人的反感,因为申时行他们到底没有要求将权力交给郭淡,而是归还给皇帝。
而那边万历还批了贺知言他们的辞呈,也就是表明,他们不会回卫辉府,卫辉府极有可能会继续承包给郭淡。
皇帝和内阁如此坚决,下面的人也知道,这事已经是无可挽回的。
这些消息出来之后,就看到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飞奔出城。
京城的大富商们都是争先恐后的赶往卫辉府。
朝廷的表态,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第(2/3)页
府承包于他,朕希望你们能够知耻而后勇,堂堂正正从郭淡手中赢回面子来。你们回去好好反省吧。”
言罢,他便起身离开了。
群臣在恭送万岁的同时,是长出一口气。
这种情况在万历一朝,可真是第一回,出奇的没有人跟万历争辩,言官们都成哑巴了,虽然他们都反对万历的决定。
因为他们这回还真是服气了,他们还真没有料到郭淡会这么狠,简直就是丧心病狂,虽然他们都知道,郭淡不是接济,而是花钱雇佣当地百姓干活,但不管怎么说,郭淡到底拿出这么多钱来买粮食,没有依靠朝廷,完全凭借一己之力,挽救了卫辉府,而大部分大地主、士大夫都不曾掏出一粒米来。
他们是铁齿铜牙,但郭淡砸过来的可也是真金白银。
退出大殿的时候,大家也是非常沉默,什么交头接耳,窃窃私语,统统没有,就是静静的出得大殿。
因为张口就是丢人,没有别的。
虽然嘴上不说,但他们心里哪能不想。
不少大臣对郭淡是恨之入骨,因为郭淡这么做,无异于撕破了他们那虚伪的面具,满口仁义道德,但就是不愿出钱出力。
这一比较,伤害是暴增啊。
但同时也有些人,觉得该给与郭淡支持。
其中主要是以申时行为代表的内阁大臣,在这期间,内阁都是沉默的,他们还是有远见,有肚量的。
那牧场的成功,让他们觉得郭淡绝非是夸夸其谈之辈,是有些手段的。
他们觉得如果郭淡做到了,那当然是件好事,对国家对百姓都好,再多的赞美,也是应得的,但如果做不到,皇帝到时也无话可说。
只不过他们心里也没底,郭淡究竟能不能做到,而且,他们也不愿意贸然得罪天下读书人,故而一直保持沉默。
但如今的话,情况又不一样了,郭淡确实稳定住局面,同时万历又因此训斥了他们,并且句句说到点上,这个决定是你们都已经同意的,但是你们个个都阳奉阴违,不给予郭淡支持。
这面子是相互给的,他们要再不知趣的话,可能都不需要递上辞呈。
而且他们也愿意支持郭淡。
但如果直接上奏表彰郭淡,这就太难看了,到时读书人又会认为,你们跟太监有什么区别,没有文人的傲骨,你们要支持,一早就支持,不能等到万历发飙了,你们就屈服了,如今大明的读书人可都是以批评皇帝为荣。
所以,这得不露声色才行,即表示支持郭淡,又要做到其他人无法说三道四。
好在他们都是老司机,这可难不倒他们。
申时行他们回去之后,就以内阁名义拟写一道奏折,给万历递了上去,奏折的内容就是说,郭淡可以承包卫辉府,但是他怎么与周边官府打交道?
倒还别说,这一点郭淡和万历都没有想到,毕竟郭淡不能代表官府,他只是一个商人,如何与周边官府接洽,这还真是一个问题。
就连董平在那里都觉得非常尴尬,他都尽量少与郭淡见面,这个实在是很怪异,我是你上司的上司的上司的上司,但我却要听你的,这在以前可是没有发生过的。
而申时行他们的主意就是,让万历从司礼监调派一名小太监过去,专门负责此事。
万历立刻就批了,让张诚任命一名小太监前去卫辉府辅助郭淡。
这太监的伸缩性太强大了,他既可以听命于郭淡,又可以与官员平起平坐。同时,太监是依附皇帝的,是皇权的伸展,等于卫辉府行政权,军权都在皇帝手中,可真是一举三得。
这事虽小,但意义重大,因为这表明内阁决定支持郭淡。
不然的话,他们也不会上奏为郭淡考虑。
但是又不会引起读书人的反感,因为申时行他们到底没有要求将权力交给郭淡,而是归还给皇帝。
而那边万历还批了贺知言他们的辞呈,也就是表明,他们不会回卫辉府,卫辉府极有可能会继续承包给郭淡。
皇帝和内阁如此坚决,下面的人也知道,这事已经是无可挽回的。
这些消息出来之后,就看到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飞奔出城。
京城的大富商们都是争先恐后的赶往卫辉府。
朝廷的表态,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